这几天欧洲那边的事儿,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快。前几天看冯德莱恩跟特朗普握手签协议,不少人还以为欧洲这是要对美国低头了,结果才过72小时,风向完全变了——欧洲各国直接翻脸不认账,之前吹的 “历史性突破”,转头就成了跨大西洋盟友之间的公开吵架。
说起来也有意思,冯德莱恩刚跟特朗普在协议上签字,欧盟委员会那边就发了文件,一条条反驳美国的说法,明着说这 “握手协议” 不算数,没法律效力,真要算正式协议,还没谈拢呢。说白了就是,冯德莱恩你自己签的,我们不认。
为啥欧洲各国反应这么大?不是小题大做,是这协议根本不止关税那点事儿,往深了说,几乎把欧洲的经济主权都快卖了。
特朗普签完字就到处嚷嚷,说这是“史上最大交易”,还单方面宣布,欧盟要对美国开放20万亿美元的市场,汽车、半导体这些核心领域,都得接受15%的关税。作为交换,欧盟未来三年得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,再追加6000亿美元去美国投资,连军工采购的渠道都得给美国企业敞开。
冯德莱恩后来还辩解,说“15%已经是欧盟能拿到的最好结果了”,这话跟特朗普那边 “美国工人大胜利” 的高调宣言一对比,简直刺眼。前几天我就说过,冯德莱恩这操作,跟当年慈禧“量中华之物力,结与国之欢心”没两样,当时还有人不服,说 “人家关税才15%,比咱们强”,言外之意还挺羡慕。
现在再看,这哪是羡慕的事儿?这协议看着像平等交易,实际上就是明抢。特朗普为啥愿意把关税降到15%?因为冯德莱恩给的好处更多,多到他都乐意卖个面子。冯德莱恩拿着这15%的关税到处吹,说自己尽力了,可事实呢?
美国商务部长早就放话了,要是欧盟没按时兑现那些投资承诺,特朗普随时能重启关税战。这就跟悬在头顶的刀子似的,所谓的协议,更像是 “有条件停火”,根本不是真和解。美国敢说这话,说白了就是心里没底,知道欧洲各国可能不认账。
最核心的问题,是两边对协议条款的理解差了十万八千里。欧盟委员会的发言人都坦言,核心条款还在谈,现在吵出来的这些矛盾,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细数下来,至少有四大争议点,个个都戳在欧盟的痛处上——食品标准、数字法规、能源投资、钢铝关税,哪一个都关系到欧洲的根本利益。
就说食品标准,美国白宫的简报里写得明明白白,说欧盟会让步,让美国的猪肉、乳制品更容易进欧洲市场,结果布鲁塞尔那边立马否认,说 “敏感农产品半分没让”,甚至说这事儿根本没拿到谈判桌上。两边官方说法对着干,明摆着谈判的时候就没说清楚,签得太急了。
数字监管这块更有意思。欧盟委员会说,协议绝对不碰《数字市场法案》这些核心法规,可美国的简报里白纸黑字写着要 “消除数字贸易壁垒”。这话差得太远了,欧洲议会议员都急了,怕美国借着这协议,把欧盟的数字主权给架空了。
能源和投资的说法更是玩文字游戏。特朗普高调宣布,欧盟 “承诺” 要投6000亿美元到美国,可欧盟文件里写的是企业 “表达兴趣”。这两词天差地别:“承诺” 是有法律约束力的,“表达兴趣” 顶多算随口一提。
还有那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,欧洲业界一看就炸了。德国能源智库算过账,这意味着未来三年,欧盟从美国买的液化天然气得翻三倍,这肯定得撕毁现有合同,等于把自己的能源命脉往美国手里送。
钢铝关税更是象征性的争议点。美国说要维持50%的关税不变,欧盟却宣称争取到了配额制替代方案。两边各说各话,这协议签了跟没签一样,执行起来全是麻烦。
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直接捅破了窗户纸,说实际让步比官方吹的多得多,尤其是允许美国插手欧盟监管体系这一条,欧洲立法机构肯定会拼命反对。
更要命的是这协议对欧洲产业的冲击。德国汽车关税从2.5%涨到15%,就这一项,德国GDP就得缩水0.15%。医药行业更惨,本来面临200%的关税威胁,“妥协”到15%,可还是比美国自己7%的药品关税高一倍。
最让人担心的是接受美国工业标准这一条。冯德莱恩自己都确认了,以后欧盟卖到美国的汽车,统一按15%收关税,而且欧盟第一次全盘接受美国的汽车安全标准。这意味着什么?德国那些百年车企的技术话语权,可能就这么被美国抢走了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美国这是精准打击:盯着欧洲的优势产业使劲压,同时在能源、军工这些领域捞实在好处。就算算上关税下调的好处,新协议实施后,欧盟对美贸易顺差得缩减18%,一年差不多损失470亿欧元。
冯德莱恩总说,欧盟拿到了“法律确定性”和“避免贸易战”这两个成果,可这“用投资换稳定”的套路,本质上是让欧盟被美国一直薅羊毛。这次欧洲付出的代价太大了,不光是真金白银的让步,连数字主权、技术标准这些战略上的自主权,都给让出去了。
难怪法国经济部长跟媒体吐槽,说这跟“现代版纳贡”差不多。芬兰的部长更直接,自嘲说 “这时候根本不该庆祝,该好好反省”。
现在欧盟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。法国强烈反对在农业上让步,德国一门心思想保住汽车产业,东欧国家担心能源转型要花太多钱。各有各的算盘,谈判时根本没法拧成一股绳。欧洲议会更是放话,敢损害食品标准和数字主权的条款,肯定会否决。
特朗普这套“美国优先”的强硬做派,早就把传统盟友间的那点信任磨没了。回头看看时间线,更有意思——冯德莱恩签约前十天刚结束访华,当时北京还劝她 “要坚持战略自主”“别搞双重标准”。结果呢?特朗普一放狠话,说要加30%的惩罚性关税,欧盟立马就怂了,毫无底线地让步,换了个 “暂时不打” 的结果。
这真是应了那句话:说了不听,听了不做,那最后只能立正挨打。看来,不等到特朗普的铁拳结结实实地砸到欧洲各国头上,他们怕是真醒不过来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